福建沼氣工程如何運行管理?
一、 試壓檢驗
1、發酵罐試漏:
水壓法:向發酵罐內注水至溢流高度,穩定觀察12小時,當水位無明顯變化時,表明發酵罐及進料管系統不漏水,之后方可進行水壓試驗。關閉罐體通向大氣空間的所有閥門,方法是用盲板切斷通向大氣空間的去路。在罐頂起空間接好測壓儀表或U型壓力計,對氣空間做好密封處理,此后繼續向發酵罐內注水。當壓力達到設計壓力時停止加水,記錄好壓力值,穩壓觀察24小時,當壓力下降在3%-10%以內時,可確認發酵罐抗滲性能符合要求。

氣壓法:注水穩壓觀察后,不再注水,而是注氣。壓降小于3%,確認符合抗滲性能。
2、單機調試與聯動試運行
用清水進行承壓檢驗,原料、水、輸配管路、閥門、壓力表、流量計、液位計,pH計,加熱器,攪拌器,電機,水泵等依各自產品質量檢驗標準和設計要求,進行單機調試和聯動試運行。以安全。
二、啟動運行程序
1、選取接種物:
2、接種物的馴化:
確定系統運行溫度后,選擇同類工程的活性污泥作為接種物。若不能獲得,需要馴化。一般沼氣發酵罐排出的活性污泥和污水溝底正在發泡的活性污泥,都可作為接種物,接種量約占發酵容積的1/10-1/3。
馴化方法:菌種與底物按照10:1左右,混合于發酵罐,逐步升溫至35或54℃,調PH6.8-7.2。隔周加入新料一次,數量為料液的5-10%,以此繼續下去。富集菌種加入發酵罐,對于較小容積的發酵罐,菌種量要占1/3;較大容積發酵罐,菌種量可小于1/3。后封閉發酵罐。升溫35或54度。停止進料若干天。每次進料要在預處理階段使溫度高出系統運行溫度3-5度。pH調解到6.5-7。每次進料量控制在發酵罐內料液量的5-10%。每7-8天進料一次,直至料液溢流。此后縮短間隔,增大負荷直至設計要求。
3、投料啟動
若發現發酵液揮發酸濃度升高,pH下降;沼氣量明顯減少,沼氣中CO2含量升高,CH4含量下降;出水COD濃度升高,懸浮固體沉降性能下降。丁酸、戊酸含量上升等,預示著設備超負荷。應采取以下措施:
(1)控制有機負荷,保持或調節發酵液的pH值在6.8以上。首先要停止進料。若pH值已經降至6.5以下,則沼氣產量顯著下降,可加中和劑調整pH至6.8。這樣可以避免不平衡態的進一步發展,而且還可以使消化作用在短時間內恢復平衡。
(2)若上述方法不能緩解失衡,則應考慮進料中是否有毒性物質。
(3)若有有毒物質,可以稀釋進料的方法降低有害物質濃度,或添加某種物質使有毒物質中和或沉淀。
(4)如果pH下降或中毒情況嚴重,應考慮重新啟動。